首页 >> 烘焙专栏 >>行业新闻 >> 四大跨国粮油巨头圈地日照 围剿中国油脂产业
详细内容

四大跨国粮油巨头圈地日照 围剿中国油脂产业

  日照港临港工业区,一条条庞大的粮食输送带纵横交错,一头连着日照港区,另一头则是一座座规模庞大的食用油企业。

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迎来一家新的油脂巨头———世界500强企业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该公司将斥资5亿美元建设棕榈油(资讯,行情)项目,各项手续都已办妥,只等年后开工。”2008年12月24日,日照市经贸委综合科田洪瑞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而在森达美之前,世界4大跨国粮商中的3家已“染指”日照,控股或参股了日照大多数食用油企业。

这也与其他地方的情况类似,外资食用油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在日益增加,内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纷纷选择合资或被收购。如今,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胡姬花等知名品牌,都已有外资背景。

外资粮油巨头受青睐

产业聚集的地方,总会有很多话题。在日照油脂企业聚集区,一个话题正在快速地传播:森达美集团要来日照了。

“12月17日,由森达美集团独资的日照森达美油脂有限公司领取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12月18日,日照森达美油脂有限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现在这个项目的一切手续已经完成,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预计春节后就能开工建设。”田洪瑞说道。

森达美集团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加工企业,业务涉及农业、石化、运输等多领域,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日照森达美油脂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注册资本2998万美元,年加工能力100万吨,拟于2009年5月底前开工,2010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达5亿美元,年加工能力300万吨,建成之后将成为日照地区最大的油脂生产企业。

而在森达美之前,日照的食用油企业已纷纷牵手外资巨头,全球4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中已有3家落户日照。其中,ADM与中粮集团及新加坡丰益国际(益海嘉里的控制人)、香港嘉银控股有限公司兴建了中粮黄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持控股地位;邦基在2005年并购了山东三维集团旗下的日照大海油脂公司,新组建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邦基占有绝对控股地位;路易达孚正在与中储粮及日照港集团兴建一个新的粮油项目,投资总额5亿元。

在日照众多食用油企业中,目前只有山东新良油脂有限公司和日照中纺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是纯内资企业。而据导报记者了解,日照中纺粮油是中国中纺集团旗下的一个在建项目,在该项目建设之初,中国中纺集团也曾寻求与某国际粮商合作,但后因监管层没有批准而不得不选择了独资。

“名牌”背后的外资身影

粮油企业选择与外资合作并非日照独有的现象,统观全国,外资企业在食用油市场上所占份额正在迅速增长。

以国内最大的食用油品种大豆油为例,外资企业压榨量已占总量的一半。

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大豆压榨是以内资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即使到了2003年,外资大豆压榨产量也仅占全国产量18%。从2004年开始油脂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国际大豆价格曾在一个月内从10美元/蒲式耳急剧暴跌至5美元/蒲式耳,致使中国榨油行业全面亏损,一大批油厂被迫关闭。“外资企业趁机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四五年时间,外资企业已占据了中国压榨大豆市场的半壁江山。”新良油脂一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

如今,外资在中国的食用油产业中已占优势地位,众多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都有外资背景。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场上流行的“金龙鱼”、“胡姬花”、“鲤鱼”等食用油品牌同属一个公司———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是由国内最大的大豆压榨企业集团———益海粮油公司与最大的精炼和小包装油生产销售集团———嘉里粮油公司合并而成,而益海粮油和嘉里粮油同属同属新加坡丰益国际控制,丰益国际则受新加坡郭氏(郭鹤年)家族控制。

而除了“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之外,“福临门”虽为中粮集团控股,但其背后有美国ADM的影子,“鲁花”的股权结构中亦有25%为益海嘉里集团所持有。

内资缘何落败?

在外资扩张的同时,内资企业却在不断败退,仅在2003年至2005年间,我国建成的大型大豆初榨油厂就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因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或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为何国内油脂企业面临外资节节败退?

新良油脂上述人士认为,外资与内资的主要差别是在原料的采购上。“由于国内食用油植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食用油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而因为进口油料价格低于国内油料,内资油厂如果采购国内油料,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进口油料,因国际粮市由4大跨国粮商控制,中国食用油企业在谈判时处于劣势地位,其生产成本同样要比外资大”。

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世界3大植物油品种———大豆、棕榈油、菜籽已占我国食用油75%以上市场份额,其中豆油油源(包括油料和油品)80%依赖进口,棕榈油的油源100%是进口,菜油油源15%靠进口。

去年前11月,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3414万吨,创下历史新高。目前,进口大豆采购成本2800元/吨,国产豆托市保护价为3700元/吨,内资企业如果采购国产豆,其成本就将增加900元/吨。

而日照中纺粮油一负责人彭庆武(音)认为,“对金融杠杆的利用也是国内粮油企业失败的原因。”

对于食用油行业来说,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是普遍现象,更是防止企业在行情大跌中崩溃的必要手段。“但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豆油、菜子油、棕榈油上市只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此前国内食用油企业一直缺乏套保机制。而在这些期货品种上市之后,国内企业还没学会运用就已经被外资冲击得七零八散了。”此外,在导报记者的采访中,各家企业都承认,“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亦相差甚远。”

寻求保护还是修炼内功?

面对外资企业的冲击,国内众多企业都喊出了“防止外资控制中国食用油产业”的声音。“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不是一两个方面,是全面的。因此,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内资油脂企业的发展。”彭庆武如此说道。

也有人认为,外资对食用油行业的控制是建立在中国大豆产业“崩盘”的基础之上,如果要重振内资食用油产业,必须首先振兴国内的大豆产业。

但在可耕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保护国内大豆产业也许并不现实。其实,如能保证大米、玉米(资讯,行情)和小麦(资讯,行情)等基础粮食实现自给自足,外包一些大豆等非基本粮食,未偿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国内食用油企业的败落,除原料因素之外,企业内部管理及对金融杠杆的利用也是重要因素。

同时也应该看到,外资粮油企业对中国企业形成竞争的同时,也在提高国内粮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甚至改变了老百姓消费习惯。

上世纪80年代,益海嘉里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龙鱼”,首次为中国引进了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如今,国内各大食用油企业都在生产小包装食用油,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正在逐步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这就是外资的效用。

“内资企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国家出台相关保护政策,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邦基三维副总经理张先生说道,但他同时认为:“仅靠国家政策的保护,企业是无法获得长远发展的。内资企业只有走出保护,潜心修炼内功,才能在与外资的竞争中,逐渐提高管理水平并最终胜出。”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面向全国招生
更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鞍山 石家庄 太原 呼和浩特 济南 青岛 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合肥 杭州 宁波 绍兴 义乌 温州 南昌 福州 厦门 泉州 郑州 武汉 长沙 南宁 广州 深圳 东莞 海口 昆明 贵阳 成都 西安 兰州 更多>>

  • 电话直呼

    • 13484040243
    • 13588702584
    • 0571-86923891
    • 客服 :
    • 客服 :
  • 扫一扫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