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精品咖啡店自居的星巴克,如今已开始走向闹市区
这是为了自由度。”星巴克大中华区总裁王金龙在3月8日的发布会上强调。自由度即意味着业务的拓展,星巴克换标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所有星巴克门店开始销售VIA免煮咖啡。 这个据称凝聚了星巴克近二十年专注研发的便携咖啡在2009年,全球业绩大幅缩水之际,被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当成重要转型策略于北美市场推出。 即便被外界评论为“降低身价”,星巴克也不希望放弃全球高达170亿美元的速溶咖啡市场,并抢着要从中分得一杯羹。王金龙称,在正式推出的10个月内,VIA免煮咖啡收获了超过一亿美元的销售额。他认为,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很值得骄傲了。 现在,这样的决策传导到了中国市场。 在当前这个230亿美元的全球速溶市场,星巴克当然不会忘记中国。要知道,中国目前最大的咖啡市场还是速溶咖啡,仅在2010年,中国速溶咖啡的销售额就增长了13%,升至51亿元人民币。 或许,星巴克还来不及集中力量对付目前已占据中国速溶咖啡市场70%份额的雀巢咖啡。推出速溶咖啡这个决策的背后,是星巴克对中国更大的野心:让中国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场。 “2015年我们要在中国大陆拥有1500家分店。”王金龙说。按照目前中国大陆现有的400多家门店数量来看,在未来五年,星巴克至少每年要新开200家门店,才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愿景。“这个数字并不吓人,在我看来,每年新开的门店数目还是太少了。”王金龙说:“我们在五年之内,要翻三番。” 王金龙这番自信的言语,不禁让人想到2006年2月,当被问及星巴克每年在美国本土新开门店1300 家是否过快时,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的回应——“一点儿也不。在过去20 年里,我们的业绩持续增长,并且我们的增长总是有预见性的。” 只是,仅仅两年后的夏天,星巴克就宣布在美国关闭约19% 的直营店,即600 家门店;并解雇1.2 万名专职和兼职员工,这相当于星巴克全球员工的8%。那时,这位亲手把星巴克创立起来的美国人说:“这是25年以来我所做的最痛苦的决定。” 其实,在2004 年,星巴克就已经为自己设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未来3到5年内,要在美国本土和 海外市场各开设约1.5 万家店铺。 在业内,星巴克的选址从来都以苛刻着称。他们不仅会详细考察当地社区的人口资料,包括 教育程度等细节;还会仔细勘察店铺周围的交通道路状况,确保司机在购买咖啡后能够方便倒车离开。 但近年来人们看到的是,随着它在全球范围急速的扩张。甚至于在某个城市方圆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就开设了5家店面。 急速的扩张让星巴克刚刚塑造起的神话开始逐渐走向破灭。2008年初,星巴克的股价从2007年初的35美元下降到了18美元。2009年,星巴克调整了门店价目表顺序,把价格不菲的高端产品从顶端撤下,取而代之的是2美元一杯的普通咖啡。 或许,就在那个时候,星巴克注意到了与惨淡的美国本土相比,业务蒸蒸日上的中国市场。与全球范围的减缩相对应的,是星巴克在中国二线城市的扩张步伐反而加快。也正是那个时候,星巴克的竞争对手COSTA和太平洋咖啡都嗅到了中国这块蛋糕具备的巨大潜力,纷纷落户中国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